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建筑学研究前沿》

国内刊号:10-1024/TU   国际刊号:0529-1079

投稿邮箱:zzsbjb2006@126.com
投稿需知更多
(1) 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如需咨询其他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
往期目录更多
谈暖通设计与现场配合施工 曾未婷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要点 孟光
 基于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陈学印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给水系统的设计 尹志荟
 变电站空调器与照明系统节电浅析 陈军
 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思考 张知为
学术展示更多
浅论建筑的蜕变

论文关键词:新功能主义 四维建筑 建筑理论 蜕变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建筑理论形成比较完整但相对混乱的局面,论述了正在进行快速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领域,从新功能主义、哲学等方面对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从人的因素出发,对建筑进行了分类,并对建筑的蜕变作了浅析。

1关于新功能主义

    迈人21世纪,人们已经习惯了建筑的日益翻新,新奇的结构与材料成为永恒的话题。旧的功能主义早已满足不了后现代迷的需要,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功能主义来领导思想。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这种艺术作品……”黑格尔所提到的“这种需要”,就是他对建筑功能的初步理解(也可以说是对客观事物的唯心看法)。既然无功能无以谈艺术,那为何当今的人们摒弃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论”而非要寻求新的救世主。

    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空间”这个曾经建筑的主宰现在已成为建筑师手中肆意戏弄的奴隶,因而失去了活力和神秘,变得庸俗不堪。艺术就是在有和无,对和错中寻找切合点,即创造,一旦事物偏向了某一方面,艺术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德国建筑师吉迪翁(S. Giedion)在《空间、时间与建筑》中把西方建筑的空间观念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的空间形式是体量与体量的相互关系;第2阶段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了内部空间,弯窿和拱成为建筑的主要标志;第3阶段从立体主义废弃透视法的单一视点开始,强调内外空间的交融以及形体的错落叠置。建筑从古至今,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思想理念及形式不断更新,但其本质却并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物质的合理排布,我们创造了空间;再由空间的不断变幻,产生了艺术。建筑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存在一条无形的引线,有序的形式因其而寻求无序;无序的形式因其而寻求有序。它是一种联系,是一种沟通,是一种能够构起庞大建筑体系的支撑。

  • 输入文章编号:
更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0529-1079
国内刊号:10-1024/TU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所在栏目:建筑科学与工程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版权声明

请作者注意:凡是正在审核期间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初审审稿期一般1-3个工作日。审核期间,编辑人员会在通知作者的情况下提出修改意见,以便适应期刊的定位要求。稿件录用后,作者可在本站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录用情况。

 



  本平台为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本站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交流、版权代理、期刊信息整理发布、宣传。非杂志社官网!
  本站仅为有实际合作关系的杂志期刊整理信息、快捷组稿指导和宣传,本站致力于方便广大作者期刊查询、分类、便捷投稿、在线答疑等。
  若有期刊社不希望我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收录贵刊的,请来函告知,我平台将及时删除!本平台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里所提供的征稿函。







联系我们
  • 投稿咨询:袁编QQ:898565603 ;张编QQ:3555095919
  • 稿件查询:王编QQ:356725673 ;吴编QQ:1807295783
  •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更多
本站:杂志协同采编平台【官网】 · 版权所有:《建筑学研究前沿》杂志社·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内征稿函。如有异议,可来函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