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本网站所公布期刊均为正规刊物,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本平台为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本站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交流、版权代理、期刊信息整理发布、宣传。非杂志社官网! 本站仅为有实际合作关系的杂志期刊整理信息、快捷组稿指导和宣传,本站致力于方便广大作者期刊查询、分类、便捷投稿、在线答疑等。 若有期刊社不希望我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收录贵刊的,请来函告知,我平台将及时删除!本平台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里所提供的征稿函。
更多
已录用ylzk-24328529(童玲)
已录用WCZKWL202403025(丁丽萍)
已录用GJYZ2024- H10238(钟军凯,李艳鹏)
已录用Whsd2024319(陈玺乔)
已录用Mlzg20240036(王萍萍、吕正芳)
已录用QTY02712(奉仰西 陈玲)
已录用SJYXQY231030-19(SJYXQY231030-19)
已录用XDSP-202306-0620-01(刘延岭)
投稿需知更多
(1) 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如需咨询其他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
  • 输入文章编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

优秀论文

打造“人性化”宜居园林城市空间环境――汝城县汝城大道设计探讨

文章摘要:城市空间概念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城市交通、公用配套设施、空间环境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打造优美滨水园林的宜居城市空间将成为未来城市市政开发设计的主体。
1.引言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县,西接湖南省宜章县,北连湖南省资兴市、桂东县,是连接三省六县的节点。汝城县新城区位于汝城县旧城区西侧,汝城大道为贯穿新城区的南北向主干路,北接厦榕高速连接线,南接岳汝高速连接线,为新城区与对外高速交通转换的大动脉。

2.工程概况

汝城大道北起土桥村,接原G106国道,途经汝城县旧城区中心,南至附城乡唐家组,全长13.9公里。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规划横断面宽60m,是新城内交通性景观大道。

3.交通预测结果

    汝城大道连接城北厦榕高速与城南岳汝高速两条重要高速网络,配合东西向城市主干路,城区以组团捆绑的模式发展,内部交通转换由区域组团主、次干路进行转换,组团对外交通以汝城大道为主。

通过对项目近、远期交通预测,近期项目初建成,道路断面平均流量为2970PCU/H,路段饱和度为0.45,交通通行状况优良。远期区域路网规模成型,机动车总量增加,作为城市主干道的汝城大道发挥其重要的连接作用,道路断面流量增加至4752PCU/H,饱和度为0.72,车辆行驶产生一定延误。

由预测结果看,项目的道路设计能够很好满足区域近、远期的交通增长需求,同时对改善路网组织结构、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带动城区发展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4.理念构思

设计以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和交通功能为主,围绕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景观上侧重突出滨水岸线,沿河生态绿化走廊,布置滨水绿化广场,协调道路及交通设施的总体布置,通过景观的多样变化,达到空间的生态、绿色、景观的有机组合,展示“生态城市”的特色。从视觉上体现生态优先、科学先进、滨水休闲的特点。

5.市政设计特点

5.1功能区分

充分利用规划的60m红线用地,按双向六车道、四板块的高标准设计。为满足城市景观绿化需求,路中设置8m宽园林景观带走廊。考虑中小城市交通管制松懈的特点,不同交通体系采用硬性分隔,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2m绿化分隔带,人行道两侧预留6m宽的景观滨水绿地。
5.2设计概念的体现

道路以满足 “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原则,做到尽可能少占耕地、少搬迁。

5.2.1安全性

汝城大道平面以直线为主的布线方式,采用设计偏角均大于10°,大小圆曲线半径之间采取渐变措施,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大于6S、圆曲线最小长度不小于6S。通过以上措施使全路段的运行车速相对均衡并保证驾驶人员有足够的反映时间,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纵断面设计控制标高不低于防洪标高要求、河涌洪水位按50年一遇洪峰水位控制。跨河涌桥涵按梁底高于50年一遇洪峰水位0.5米控制。

平、纵组合设计时,使线形组合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证视觉上的连续性和指标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控制最大和最小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的安全。

5.2.2耐久性

结合交通量的预测及本项目车型比例的分布情况,采用组合式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路面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适当加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护钢筋免于锈蚀,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5.2.3节约

在路线选线过程中,尽量少对耕地的占用,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占用。

单级边坡或在农田、陡坡路段及放坡受限制地段,护坡道宽度1.5m大大地减少了道路对土地的占用面积。

边沟等排水沟根据排水需要设置合理的尺寸,并根据安全冲刷情况及美观要求而采取不同的类型。

桥涵在选型过程中,充分结合墩高、跨径、景观要求等方面进行比选,在满足功能(跨越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受力明确、跨度适中、技术简单、施工方便、容易养护的桥型;在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涵具有优美的外形、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弃土场不占用耕地,荒地、旱地或低产园地,结合城区开发需要,充分利用废弃土方作为新城区开发场平用。

挖方实施跨标段、长距离调配,尽可能减少弃土方数量。

5.2.4和谐

考虑本项目的特殊性,路线经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泄洪河涌、历史文化遗址。在满足项目本身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路线各种指标,尽量避绕地方规划用地、房屋、厂房、泄洪河涌、历史文化遗址,避免较大的拆迁和对利用价值较高土地的占用和分割。

根据地形条件,采用以曲线为主的道路线形,随形就势,以达到与地形的和谐统一;同时线位布设尽量减少对城镇的防洪的干扰,并尽可能方便居民出行及居民交通转换。

尽可能少破坏自然环境,以达到道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5.3交叉口渠化设计

汝城大道为减少与村道、城市次、支干路的干扰,全线共设十六个交叉节点,北侧厦榕高速接口设置交通环岛,南侧长湖大道(岳汝高速接口)、神农大道(衔接新政府组团)设置大型十字渠化岛,其余城区规划主干路设置小型十字交叉口,次、支干路与村路均采用右进右出的渠化组织模式。

厦榕高速连接线接口设置大型交通中心环岛组织交通,车流通过环岛转换可经土桥村至江西、进汝城城区及通过G106国道上郴州。设置大型交通岛增加城市道路绿化率,让进城旅客第一时间感受到园林城市的优美环境。

长湖大道(岳汝高速接口)、神农大道(衔接新政府组团)设置大型交通渠化岛,拓宽专用左转与右转车道,路口段总宽度扩至67m,交叉口采用“五进四出”信号灯组织的交通模式。

                           图2大型交叉渠化

5.4公交系统设计

城县公交系统混乱,以旧城区中心短距离公交线路主。新城区公交系统扩大为城区与村落之间的交通转换,以快速长距离公交体系与组团内短距离公交体系结合为主。汝城大道上设置港湾式停靠站,布设快速长距离公交线路,公交站台设置于规划商业区与人流集中区域,与城区组团短距离公交系统转换,以方便居民出行。

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以浓绿色融入城市之中,将适用性放第一位,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站牌与候车亭整体式灯箱结构,表面采用钢化玻璃或抗击打PC板。

5.5非机动车系统

环保、低碳生活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绿道系统的完善及发展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汝城大道按四板块分块设计,道路两侧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采用绿化带硬分隔,保障非机动车的安全与舒适性,在功能上实行专道专用系统。交叉口位置结合路口车行交通渠化设计,采用信号灯组织,与各转向交通同步放行。

5.6人行、导盲系统

为完善汝城县(县城)步行系统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创造安全、便捷、休闲的步行交通体系,区域内道路设置人行道,人行道上设置连续的导盲带。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对应的人行道及被路缘石隔断的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通道。

行人过街均采用道路平面过街形式。行人过街系统,信号控制的平交路口,设置行人过街相位。路段上根据行人出行情况,在人流密集处设置人行横道。

5.7生态停车系统

汝城现有公共活动空间较少,目前只有濂溪广场为公共开放空间,已不能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汝城大道景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这一矛盾,而日益增加的私家车、摩托车将给汝城大道提出严峻的考验,在道路两侧建立生态停车场,可在不减少公共绿地的同时,有效规范停车,增强道路安全性,又保障了汝城大道的交通功能及景观的整体形成。

6.城市空间景观

6.1总体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汝城大道包括了环境、绿化、景观、交通各方面的整合,根据项目的特点,确立点、线、面的整体景观格局,以各个交通岛和居民聚居地附近的景观带集散空间为景观亮点,连接整个绿化形成“线”的概念,以达到辐射周边区域,整合周边环境的目的而形成“面”域。形成“一带七点”的总体景观格局。

 “一带”为汝城大道整条景观带,“七点”分别包括北厦榕高速入口景观点、云头公园及爱莲鱼庄景观点、新建东路交叉口景观点、龙王庙滨水景观点、朱范谈判旧址景观点、爱莲大道景观点、南岳汝高速入口景观点。通过景观点的连接,使汝城大道成为流动的风景线,同时,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征,结合植物生长要素,创造四维空间,使汝城大道成为展现汝城历史、文化的生态景观带,营造有湘南特色的“翡翠绿廊”。



图3“一带七点”景观设计

6.2人文历史文化

汝城是历史古城,境内文物资源丰富,设计时结合沿线具有开发价值的历史文物景区云头公园及爱莲鱼庄、朱范谈判旧址、龙王庙等。

云头公园结合莲池扩大湿地景观,建立亲水平台、木栈道,构成构成人文景观与湿地景观互相映衬的近郊综合景区,使之成为承载生态绿地与人文文化的场所。

朱范谈判旧址距离汝城大道约0.5km,在旧址入口节点设置红色革命象征的雕塑与小品,强调功能引导性与指示性。

龙王庙滨水景观利用穿越的河流建立滨水景观,与周边城市景观相协调。扩建池塘与河道,结合汝城“香火龙”这一民俗文化,设置民俗文化展示台及文化交流区,使之成为具有汝城特色的滨水民俗景观点。

 

6.3配套服务体系

道路配套服务体系包括休息座椅、垃圾箱、室外小品、邮箱、地标、小卖报刊亭、指示牌等,在造型设计中强调突出时代感,使各项配套服务设施虽功能各异,但风格一致、协调统一,形成道路特有的小品系列。

休息座椅内容样多、造型各异,以石材、仿木、金属材质为主并与指示牌、垃圾箱在各路段的风格造型相协调。

垃圾箱、烟灰箱设置在人群汇集的广场、人行横道等醒目的场所,制作上考虑耐火、耐水的材质,外观上讲究色彩大胆、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于周围景观相协调。

室外小品以展现“一带七点”为主题,把汝城大道景观带上各节点的设计主题、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艺术气息展现出来。

邮箱、地标、小卖报刊亭、指示牌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建筑、环境景观,选择符合其功能要求的尺寸、形式、色彩,在满足行人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强调与街道性质的适合性。

7.设计感悟

城市市政设计已不拘于城市道路交通疏导与改造,特别是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已把交通功能与城市生活空间交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但交通要满足城市出行需求,生活空间也要体现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城市公共空间元素为主题,重点突出人文视觉感官、打造舒适、休闲游憩的生活空间环境为目标的理念体系。

8.结语

道路设计中如何充分展现城市景观风貌、城市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普通市民感受到一个有活力的滨水园林市政配套空间氛围。这对市政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拥有市政设计技术能力,还要拥有建筑景观园林空间设计、鉴赏能力,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宜居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2.      《华南地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引》

3.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启动区公共空间元素设计技术指引》

在线投稿

编辑验证

编辑

袁编辑QQ:898565603 ;张编辑QQ:3555095919
王编辑QQ:356725673 ;吴编辑QQ:1807295783

咨询投稿问题邮箱:

zzsbjb2006@126.com

问题投诉或建议:

zzsbjb2006@126.com




医药卫生|工业技术|教育教学|科学技术|财经贸易|建筑工程|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杂志协同采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