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风雪·霍去病墓石刻赞·跃马》崔振宽;2
新中国初期苏联美术创作方法引介溯析孟宪平;76-86
家国·乡土·时代——略论“省十三艺节美展”的三个审美关键邵亚婕;崔文涛;87-93
《深山锣声》郭全忠;97
艺术评论
“水路即戏路”的全面阐释——兼评《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研究》朱恒夫;4-7
民族歌剧《沂蒙山》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和经验启示赵峰;8-14
在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中重塑经典——论昆剧《汉宫秋》的编演与创新颜景旺;鲍婧;15-20
艺术理论
“表现”的张力——论陌生化审美视角下的汉字设计修艺源;21-26
劳动消隐还是重构?——AIGC艺术生成对马克思“自由劳动”理念的拓展刘海琨;27-33
文旅产业
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文化新质生产力与文化强省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魏文坤;34-37
影视产业的时代新议题——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表征与发展对策高超;杨婧慧;38-45
数字媒介与传统文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以《黑神话:悟空》为例陈华;46-54
虚拟偶像微短剧的运营现状、困境与未来——以虚拟偶像“柳夜熙”为例陈增熹;55-61
文化民生
“戏曲进校园”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王海宁;62-68
公共图书馆儿童友好服务实践探究——以日照市图书馆为例曹婷婷;杨倩;69-75